地点
诗文库 创作地点
扶风豪士歌756年3月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引用典故:不倚将军势 尚书期 原尝春陵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饮酒岂顾尚书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桥边黄石知我心。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754年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
长条一拂春风去,尽日飘扬无定时。
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坐此对窗牖。
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
溧阳宋少府756年 盛唐 · 李白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引用典故:披云雾 李斯 宋玉
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
宋玉襄王,能为高唐
常闻绿水曲,忽此相逢遇。
扫洒青天开,豁然披云雾
葳甤紫鸾鸟,巢在昆山树。
惊风西北吹,飞落南溟去。
早怀经济策,特受龙颜顾。
白玉栖青蝇,君臣忽行路。
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
何日清中原,相期廓天步。
戏赠郑溧阳754年 盛唐 · 李白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引用典故:五柳 无弦 陶令醉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一作赠孟浩然739年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引用典故:鞭尸 子胥乞食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地藏菩萨赞756年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大雄掩照。日月崩落。惟佛智慧大。而光生死雪。赖假普慈力。能救无边苦。独出旷劫。导开横流。则地藏菩萨为当仁矣。弟子扶风窦滔。少以英气爽迈。结交王侯。清风豪侠。极乐生疾。乃得惠剑于真宰。湛本心于虚空。愿图圣容。以祈景福。庶冥力凭助。而厥苦有瘳。爰命小才。式赞其事。赞曰。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䌽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溧水道王炎三首 其一 762年 盛唐 · 李白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引用典故:逝川 龚胜亡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
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
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
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
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溧水道王炎三首 其二 762年 盛唐 · 李白
 押皓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
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
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
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
相和歌辞 猛虎行(一作猛虎行)756年 盛唐 · 李白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引用典故:一掷 一饭千金 犯龙鳞 萧曹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
旌旗(一作旌旌)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集作颠)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一作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一作寸)心,绕床三匝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一作皆)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一作两追随)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一作茫茫)愁杀人。
胡人(集作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一作到处)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754年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皇唐叶有六圣。再造八极。
镜照万方。幽明咸熙。
天秩有礼。自太古及今。
君君臣臣。烈士贞女。
采其史传名节尤彰。可激清颓俗者。
皆扫地而祠之。兰蒸椒浆。
岁祀罔缺。而兹邑贞义女。
光灵翳然。埋冥古远。
琬玉不刻。岂前修博达者为邦之意乎。
贞义女者。溧阳黄山里史氏之女也。
以家溧阳。史阙书之。
岁三十弗移其志。清英洁白。
事母纯孝。手柔荑而不龟。
身激漂以自业。当楚平王时
王虐忠助谗。苛虐厥政。
芟于尚。斩于奢。
血流于朝。赤族伍氏。
怨毒于人。何其深哉。
子胥始东奔勾吴。月涉星遁
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
逼迫于昭关。匍匐于濑渚。
舍车而徒。告穷此女。
目色以臆。授之壶浆。
全人自沈。形与口灭。
卓绝千古。声淩浮云。
激节必报之雠。雪诚无疑之地。
难乎哉。借如曹娥潜波
理贯于孝道。聂姊殒肆。
槩动于天伦。鲁姑弃子
以却三军之众。漂毋进饭。
没受千金之恩。方之于此。
彼或易尔。卒使伍君开张阖闾
倾荡鄢郢。吴师鞭尸于楚国
申胥泣血于秦庭。我亡尔存。
亦各壮志。张英风于古今。
雪大愤于天地。微此女之力。
为忠孝之士。焉能咆哮烜赫施于后世耶。
望其溺所。怆然低佪而不能去。
每风号吴天。月苦荆水
响像如在。精魂可悲。
惜其投金有泉。而刻石无主。
哀哉。邑宰荥阳郑公名晏。
康成之学。世子产之才。
琴清心閒。百里大化。
有若主簿扶风窦嘉宾。县尉广平宋陟。
丹阳李济。南郡陈然。
清河张昭。皆有卿才霸略。
同事相协。缅纪英淑。
勒铭道周。虽陵颓海竭。
文或不死。其辞曰。
粲粲贞女。孤生寒门。
上无所天。下报母恩。
春风三十。花落无言。
乃如之人。激漂清源
碧流素手。萦彼潺湲。
求思不可。秉节而存。
伍胥东奔。乞食于此。
女分壶浆。灭口而死。
声动列国。义形壮士。
入郢鞭尸。还吴雪耻。
投金濑沚。报德称美。
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775年 唐 · 独孤及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引用典故:柏梁 汲冢刊谬 露盘 蓬山 石渠 宣室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题玉潭775年 唐 · 独孤及
五言绝句 押职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碧玉徒强名,冰壶难比德。
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
得李滁州书以玉潭庄见托因书春思以诗代荅775年 唐 · 独孤及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引用典故:百口累 琼树
春物行将老,怀君意讵堪。
朱颜因酒强,白发对花惭。
日日思琼树,书书话玉潭
知同百口累,曷日办抽簪。
常州刺史774年3月17日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臣及言。臣伏奉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敕。
授臣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常州刺史当州团练守捉使。臣伏以江东之州。
常州为大。陛下不以臣不肖。
拔臣于偫吏之中。以考则年未久。
以劳则功无可录。而除拜之次。
加于人一等。臣及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臣往岁尝忝谏官。历博士尚书郎之秩。
虽备尝献纳。累黩天听。
竟无丝发裨补明盛。及典濠舒二州。
出入七年。又不能副陛下政平讼息。
与吾共此之叹。至如流人自占。
旱不为灾。实由陛下当勤恤之初。
下哀痛之诏。宽减租税。
入三分之二。是以和气旁感。
变灾为福。福流臣州。
人是以乂。臣宁敢贪天之功。
以为已力。今陛下赐臣诏曰。
断狱岁减。流庸日归。
以人俗之丰给。当淮湖之灾旱。
陟尔明效。宜列中朝。
臣无其实。谬奉殊奖。
伏览圣旨。惶悚陨越。
况陛下励精百揆之始。日以尧吁舜咨。
旁求俊造。或经时不除一吏。
除必以公才为先。苟非其人。
位不虚授。搢绅之辈。
侥倖望绝。臣当此时。
荣寄。人之多幸。
将自臣始。致寇速谤。
实忧自贻。今以三月十七日到州上讫。
虽欲勉励疲钝。增修吏职。
惧力不逮。上累皇明。
奉诏夕惕。且惭且骇。
无任感戴喜惧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
荅李滁州忆玉潭新居见寄775年 唐 · 独孤及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引用典故:巢夷 德邻 仲叔猪肝 马首
从来招隐地,未有剖符人。
山水能成癖,巢夷拟独亲。
猪肝无足累,马首敢辞勤。
扫洒潭中月,他时望德邻
常州奏甘露降松树776年11月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臣及言。
臣州内厅东阶下二松树
自今年十月十三日夜
今月十八日夜
前后二十七度。
甘露下降。
树根枝叶。
沾洒皆遍。
洁白凝冱。
味同饴蜜。
馀溜滴地。
委积成泥。
倾州官吏。
咸共荣观。
臣谨按鹖冠子云。
圣王之德。
上及太清。
下及万灵。
则甘露下。
瑞应图曰。
王者德至于天。
则甘露降松柏。
陛下实行慈俭。
怀柔远近。
无为之政。
与太古同风。
故天地气和。
合而呈瑞。
况休徵感应之始。
当陛下降生之日。
皇符昭晰。
天意炳焕。
盖表圣寿宝历。
将与天比崇。
为州三年。
无绩可纪。
疲朽何幸。
目睹祯祥。
臣无任喜忭之至。
谨奉表以闻。
伏望宣付史馆
福州都督府新学碑铭775年 唐 · 独孤及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世与道交相兴丧。宏之者在人。非庚桑楚。不能使畏垒大壤向化。微文翁。蜀学不崇。闽中无儒家流。成公至而俗易。民赖德施。古今一也。初成公之始至也。未及下车。礼先圣先师。退而叹堂室湫狭。敩学荒坠。惧鼓箧之道寝。子衿之诗作。我是以易其地。大其制。新其栋宇。盛其俎豆。俎豆既修。乃以五经训民。考校必精。弦诵必时。于是一年人知敬学。二年学者功倍。三年而生徒祁祁。贤不肖竞劝。家有洙泗。户有邹鲁。儒风济济。被于庶政。大历十年岁在甲寅秋九月。公薨于位。于是偫吏庶民。耆儒诸生。雨泣庙门之外。若有望而不至。号曰。岂天不欲斯文之渐渍于东瓯之人欤。不然。何锡厥化而不遐公之年也。吾党瞠然。呜呼曷归。判官膳部员外郎侍御史安定皇甫政殿中侍御史颍川韩贽监察御史河南长孙绘率门人部从事州佐县尹相与议。以公之功绩。明示后世。谓及尝同司谏之列。宜备知盛德善政。见托论撰。以实录刻石曰。公讳椅。字某。皇帝之诸父。宗室之才子。宽裕恺悌。孝慈忠敬。庄而成式。文而强力。治王氏易左氏春秋。酌其精义。以辅儒行。故居处执事。著书属词。非周公轨躅不践也。天宝三载选部辩论。为安阳县。中兴之后。历御史尚书郎谏议大夫给事中。十馀年间。周历三台。言中彝伦。动中大本。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家贫不乐清近。求为京兆少尹。无何。出守宏农。宏农人和。又移典华阴。兼御史中丞华阴之近者安。远者来。天子以为才任四岳十二牧之职。大历七年冬十有一月。加御史大夫持节都督福建泉汀漳五州军事领观察处置都防禦等使。八年夏四月。龙旂六辔。至自京师。闽粤旧风。机巧剽轻。资货产利。与巴蜀埒富。犹有无诸馀善之遗俗。号曰难治。公将治之也。考礼正刑。节用爱人。颁赋遣役。必齐其劳逸。视年丰耗。量入以制用。削去事之烦苛。法之掊克者。吏不奉职。民不帅教。则惩以薄刑。俾寖迁善。繇是民知方矣。公将安之也。初哥舒晃反书至。公屦及于门。遽命上将帅戈船下濑之师。西与钟陵军会。先拔循潮二州。以援番禺。推诚誓众。士皆奋勇。既而大憝就戮。五岭厎定。民是以康。繄我师是赖。人无奸宄寇贼之虞矣。公将教之也。考頖宫之制。作为此学而寓焉。躬率偫吏之稍食。与赎刑之馀羡。以备经营之费。而不溷于民也。先师寝庙七十子之像在东序。讲堂书室函丈之席在西序。齿冑之位。列于廊庑之左右。每岁二月上丁。习舞释菜。先三日。公斋戒肄礼。命博士率冑子。修祝嘏。陈祭典。释菜之日。衅器用币。笾豆在堂。樽罍在阼。公元端赤舄。正词陈信。是日。举学士之版。视其艺之上下。审问慎思。使知不足。教之导之。讲论以勖之。八月上丁如初礼。岁终。博士以逊业之勤惰。覃思之精粗告于公。敛其才者。进其等而贡之于宗伯。将进。必以乡饮酒之礼礼之。宾主三揖。受爵于两壶之间。堂下乐作。歌以发德。鹿鸣南陔由庚嘉鱼南山有台以将其厚意。繇是海滨荣之。以不学为耻。州县之教。达于乡党。乡党之教。达于众庶矣。公薨之明年太常议。按公叔发卫国之班制以交四邻。故易其名曰文。孔文叔其勤公家。夙夜不懈。人铭其彝鼎。以公尊教劝学。德洽荒服。乃奏谥曰成。诏赠礼部尚书。而刻金石之礼。则阙而未备。今也敢播德馨。贻之无穷。其铭曰。
公之文兮,肃恭且仁。
宣力事君,润饰经术。
厎绥斯民,公之武兮。
𩻴寡不侮,刚亦不吐。
率师勤王,戡厥丑虏。
公之移风,经始泮宫。
百堵皆兴,孔堂崇崇。
四科以班,乃侯乃公。
秩秩祀典,锵锵礼容。
大昕鼓徵,学士萃止。
褒衣方屦,登降以齿。
从公于迈,乐我泮水。
我廛我里,讲诵资始。
比屋为儒,俊选如林。
缦胡之缨,化为青衿。
公宜难老,为学者司南。
板日告凶,实天匪忱。
哕哕和鸾兮,不闻遗音。
愿言思公兮,如玉如金。
馀烈镂石,以塞民心。
唐前楚州司马河南独孤公故夫人博陵崔氏墓志铭774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夫人讳某。
博陵安平人也。
曾祖恭礼。
国朝驸马都尉延齐易三州刺史
封博陵郡男
兴宗
饶州长史
考隽。
亳州临涣县
夫人少孤。
在家以纯孝称。
既笄。
庄明而贤。
柔顺有识。
年若干。
归于独孤氏。
藻。
供祭祀。
事长抚幼。
纠合宗族。
敬恭而诚。
孝爱备至。
动必由礼。
非法度未尝践也。
生子四人。
教之以义方。
夙夜贞励。
家道以正。
娣姒服其义。
亲戚称其慈。
天不降衷于我。
大历八年十一月某日。
享年若干。
殁于寿州
少长行哭。
六姻涕泗。
伤夫人有宜室之美。
劝义之明。
司命夺其长算。
使德与寿反。
呜呼哀哉。
明年十一月日。
公使长男绩。
奉夫人之丧。
返葬京师某原先茔之侧。
礼也。
刊石以志。
庶德不朽。
其铭曰。
夫人之德。
柔明淑慎。
从夫以礼。
承筐以顺。
奉若家节。
率由彝训。
遐福是期。
溘至何迅。
仁者寿
天实不信。
同尘彭殇。
归根大运。
于以刊石。
永播淑闻。
唐故大理寺少卿侍御史河南独孤府君墓志铭774年6月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府君讳玙
河南洛阳人
汉世祖光武皇帝第二子沛献王辅之昭也。
临川郡河阳道行台仆射洛州刺史永业府君五代孙。
国朝明威将军惠府君第二子。
越州都督浙江东道节度观察处置使御史中丞右金吾大将军府君之季弟也。
聪明仁恕
专直宽信。
扰而毅。
温而厉。
弱冠筮仕。
以艺即戎。
藏器安卑。
非其志也。
天宝十四年
安禄山反。
朝廷以淮淝海沂三吴咽喉。
宜择良佐以贰藩镇。
府君泗州长史
无何。
换滁濠二州。
倅戎备。
参吏职。
忠敏肃给。
所涖繄赖。
御史中丞崔公昭之尹河南也。
盛选僚佐
府君太常丞殿中侍御史营田判官
使罢。
湖州别驾
大历五年
公受持节牧宣歙池三州。
府君复为从事
太子右谕德殿中侍御史大理少卿侍御史
方谓宜民宜人
禄与寿俱。
遭命不淑。
春秋五十五而殁。
是岁大历九年春三月二十四日也。
夫人陇西李氏。
以柏舟之誓。
提携诸孤某等。
府君之丧。
言归洛阳
某月日。
窆于某原。
礼也。
府君少孤。
事兄嫂以友悌称。
在邦在家。
言信行果。
居官祗事。
强志能力。
及其冠法冠。
太府
上以勤恪周爰成务。
下以明诚劳谦应物。
和礼正家。
敦睦族姻。
自疏及亲。
必慈必爱。
而命不我与。
年未下寿。
天天其椓。
呜呼哀哉。
府君金吾伯兄拥旄浙东也。
拔崔公于郡吏之中。
升为军司马
推诚委政之分。
犹晋得韩厥
宋得子罕
中丞开府辟掾。
府君为首。
既而府君之丧也。
中丞哭之恸。
赠赙赒给。
加于人一等。
由是稚子孀妻。
得奉丧而西。
三月而葬。
礼无违者。
赙布之馀。
足备祭器。
君子谓金吾之明哲。
诒厥兄弟。
宣州之交情。
见于死生。
知已之道。
斯其行者鲜矣。
及敢不以直词书仲父之美于墓石。
其辞曰。
叔父懿德。
承家令仪。
惠迪哲兄。
践脩靡违。
移治于官。
发迹淮沂。
皇华。
亦绣其衣。
天子命我。
参军机。
骆马啴啴。
所从其谁。
显允君子。
为诸侯师。
府君委质。
咨诹载驰。
式壮其猷。
耄未及之。
阴阳为寇。
子鵩洽期。
昔也陟冈。
哀哀永思。
今也反真。
匪公曷依。
伯兮叔兮。
今乎已而。
他年九原。
公谁与归。
送少微上人之天台国清寺775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或问上人曰。
文者所以足言也。
言说将忘。
文字性离。
示入此徒。
无乃累一相乎。
答曰。
称示入者过矣。
以习气未之泯也。
率性修道。
庶几因言遣言。
故欲罢之。
而未能耳。
时人谓上人为知言知道。
岁次乙卯
自京持钵而来。
给事中天水赵公涓赋诗抒别。
卿大夫已下属而和者二十七章。
既而飞锡济江。
休于晋陵
又东至于姑苏
将涉震泽。
会稽
天台
至国清上方而止。
趣静境者。
不料远近。
登渐门者。
不计岁月。
则上人还斯。
讵可知也。
上人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
诸公将议远别。
得不以斯文为赠乎。